NASbw2006033(讨论 | 贡献) 小 (这会有用的) 标签: ![]() ![]() |
NASbw2006033(讨论 | 贡献) 小无编辑摘要 标签: ![]() ![]() |
||
第14行: | 第14行: | ||
|- | |- | ||
| 葡萄糖 || 180 || 应该不考 | | 葡萄糖 || 180 || 应该不考 | ||
|- | |||
| rowspan="3" | '''酸''' | |||
| 盐酸 || 36.5 || 通常配偶数倍 | |||
|- | |||
| 硫酸 || 98 || 无 | |||
|- | |||
| 碳酸 || 62 || 只用记酸根 | |||
|- | |||
| rowspan="7" | '''碱''' | |||
| 氢氧化钠 || 40 || 和钙一样? | |||
|- | |||
| 氢氧化钙 || 74 || 无 | |||
|- | |||
| 氢氧化钡 || 171 || 无 | |||
|- | |||
| 氢氧化钾 || 56 || 和铁一样? | |||
|- | |||
| 氢氧化镁 || 58 || 白色沉淀 | |||
|- | |||
| 氢氧化铜 || 98 || 和硫酸一样? | |||
|- | |||
| 氢氧化铁 || 107 || 红色沉淀 | |||
|} | |} | ||
2025年3月21日 (五) 00:14的版本
常见相对分子质量
物质名称 | 相对分子质量 | 备注 | |
---|---|---|---|
氧化物 | 四氧化三铁 | 232(8*29) | 铁72.4% |
氧化铁 | 160(8*20) | 铁70% | |
氧化亚铁 | 72(8*9) | 铁77.8% | |
有机物 | 酒精 | 56 | 燃烧 |
葡萄糖 | 180 | 应该不考 | |
酸 | 盐酸 | 36.5 | 通常配偶数倍 |
硫酸 | 98 | 无 | |
碳酸 | 62 | 只用记酸根 | |
碱 | 氢氧化钠 | 40 | 和钙一样? |
氢氧化钙 | 74 | 无 | |
氢氧化钡 | 171 | 无 | |
氢氧化钾 | 56 | 和铁一样? | |
氢氧化镁 | 58 | 白色沉淀 | |
氢氧化铜 | 98 | 和硫酸一样? | |
氢氧化铁 | 107 | 红色沉淀 |
常见单质化学式
物质名称 | 化学式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氢气 | H₂ | 最轻气体 |
氮气 | N₂ | 空气主要成分 |
氧气 | O₂ | 助燃气体 |
氟气 | F₂ | 无色 有毒气体 |
氯气 | Cl₂ | 黄绿色 有毒气体 |
碳 | C | 固体单质 |
镁 | Mg | 银白色金属 |
铁 | Fe | 银白色金属 |
铜 | Cu | 紫红色金属 |
铝 | Al | 银白色金属 |
氧化物
物质名称 | 化学式 | 文字表达式示例(生成反应) |
---|---|---|
水 | H₂O | 氢气 + 氧气 → 水(2H₂ + O₂ = 2H₂O) |
二氧化碳 | CO₂ | 碳 + 氧气 → 二氧化碳(C + O₂ = CO₂) |
一氧化碳 | CO | 碳不完全燃烧:2C + O₂ = 2CO |
氧化铁(铁锈) | Fe₂O₃ | 铁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:4Fe + 3O₂ = 2Fe₂O₃ |
氧化钙(生石灰) | CaO | 碳酸钙高温分解:CaCO₃ = CaO + CO₂↑ |
四氧化三铁 | Fe3O4 |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:3Fe + 2O2 = Fe3O4 |
酸、碱、盐
类别 | 物质名称 | 化学式 | 对应反应示例(文字表达式) |
---|---|---|---|
酸 | 盐酸 | HCl | 锌与盐酸反应:锌 + 盐酸 → 氯化锌 + 氢气(Zn + 2HCl = ZnCl₂ + H₂↑) |
硫酸 | H₂SO₄ | 铁与硫酸反应:铁 + 硫酸 → 硫酸亚铁 + 氢气(Fe + H₂SO₄ = FeSO₄ + H₂↑) | |
硝酸 | HNO3 | 铝与硝酸反应:铝 + 硝酸→ 硝酸铝 + 氢气 (2Al + 6HNO3 = 2Al(NO3)3 + 3H2↑) | |
碱 | 氢氧化钠 | NaOH | 盐酸与氢氧化钠中和:盐酸 + 氢氧化钠 → 氯化钠 + 水(HCl + NaOH = NaCl + H₂O) |
氢氧化钙 | Ca(OH)₂ | 生石灰与水反应:氧化钙 + 水 → 氢氧化钙(CaO + H₂O = Ca(OH)₂) | |
氢氧化钡 | Ba(OH)2 | 氢氧化钡检验+反应二氧化碳:氢氧化钡 + 二氧化碳 → 碳酸钡 + 水(Ba(OH)2 + CO2 = BaCO3↓ + H2O) | |
盐 | 氯化钠 | NaCl | 中和反应产物:盐酸 + 氢氧化钠 → 氯化钠 + 水(HCl + NaOH = NaCl + H₂O) |
碳酸钙 | CaCO₃ |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:二氧化碳 + 氢氧化钙 → 碳酸钙 + 水(CO₂ + Ca(OH)₂ = CaCO₃↓ + H₂O) | |
硫酸铜 | CuSO₄ |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:铁 + 硫酸铜 → 硫酸亚铁 + 铜(Fe + CuSO₄ = FeSO₄ + Cu) | |
硫酸钡 | BaSO4 | 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:氯化钡 + 硫酸钠 → 氯化钠 + 硫酸钡(BaCl2 + Na2SO4 = 2NaCl + BaSO4↓) | |
氯化银 | AgCl | 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:氯化钾 + 硝酸银 → 硝酸钾 + 氯化银(KCl + AgNO3 = KNO3 + AgCl↓) |
化合反应
反应名称 | 文字表达式 | 化学方程式 |
---|---|---|
碳燃烧 | 碳 + 氧气 → 二氧化碳 | C + O2 =CO2 |
制取熟石灰 | 氧化钙 + 水 → 氢氧化钙 | CaO + H2O = Ca(OH)2 |
制取小苏打 | 碳酸钠 + 水 + 二氧化碳 → 碳酸氢钠 | Na₂CO₃ + H₂O +CO₂ = 2NaHCO₃ |
分解反应
反应名称 | 文字表达式 | 化学方程式 |
---|---|---|
水电解 | 水 → 氢气 + 氧气 | 2H₂O = 2H₂↑ + O₂↑ |
碳酸分解 | 碳酸 → 二氧化碳 + 水 | H₂CO₃ = CO₂↑ + H₂O |
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| 高锰酸钾 → 锰酸钾 + 二氧化锰 + 氧气 | 2KMnO₄ = K₂MnO₄ + MnO₂ + O₂↑ |
加热碱式碳酸铜 | 碱式碳酸铜 → 氧化铜 + 水 + 二氧化碳 | Cu₂(OH)₂CO₃ = 2CuO + H₂O + CO₂↑ |
高温煅烧石灰石 | 碳酸钙 → 氧化钙 + 二氧化碳 | CaCO₃ = CaO + CO₂↑ |
复分解反应
置换反应
反应类型 | 文字表达式 | 化学方程式 |
---|---|---|
金属与酸 | 锌 + 盐酸 → 氯化锌 + 氢气 | Zn + 2HCl = ZnCl₂ + H₂↑ |
金属与盐溶液 | 铁 + 硫酸铜 → 硫酸亚铁 + 铜 | Fe + CuSO₄ = FeSO₄ + Cu |
氢气还原氧化铜 | 氢气 + 氧化铜 → 水 + 铜 | H2 + CuO = H2O + Cu |
制水煤气 | 水(蒸气) + 碳 → 一氧化碳 + 氢气 | H₂O + C = CO + H₂ |
常见物质颜色
物质类别 | 物质名称 | 化学式 | 颜色特征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固体颜色 | 高锰酸钾 | KMnO₄ | 暗紫色 | 溶于水呈紫红色 |
二氧化锰 | MnO₂ | 黑色粉末 | 催化剂常用 | |
氧化铜 | CuO | 黑色粉末 | 与酸反应变蓝 | |
铁粉 | Fe | 黑色 | 纯铁块为银白色 | |
硫 | S | 淡黄色 | 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| |
氯酸钾 | KClO₃ | 白色晶体 | 制氧气原料 | |
溶液颜色[1] | 硫酸铜溶液 | CuSO₄ | 蓝色 | 浓度不同颜色深浅变化 |
氯化铁溶液 | FeCl₃ | 黄色 | 铁盐溶液典型颜色 | |
硫酸亚铁溶液 | FeSO₄ | 浅绿色 | 亚铁盐特征颜色 | |
高锰酸钾溶液 | KMnO₄ | 紫红色 | 强氧化性 | |
沉淀颜色 | 氢氧化铜 | Cu(OH)₂ | 蓝色絮状 | 遇酸溶解 |
氢氧化铁 | Fe(OH)₃ | 红褐色 | 胶状沉淀 | |
碳酸钙 | CaCO₃ | 白色固体 | 石灰水变浑浊产物 | |
硫酸钡 | BaSO₄ | 白色沉淀 | 不溶于稀硝酸 | |
氯化银 | AgCl | 白色沉淀 | 见光分解变黑 | |
特殊颜色 | 铜 | Cu | 紫红色金属 | 灼烧生成黑色CuO |
氧化铁 | Fe₂O₃ | 红棕色粉末 | 铁锈主要成分 | |
四氧化三铁 | Fe₃O₄ | 黑色固体 | 磁铁矿主要成分 |
- ↑ 含Cu²⁺→蓝色,Fe²⁺→浅绿色,Fe³⁺→黄色